房产产权归属以为准备案
房产产权归属以为准备案
买房这事儿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产权归属问题可马虎不得。很多人以为签了合同、交了钱,房子就是自己的了,其实没那么简单。产权问题要是没整明白,后面可能一堆麻烦。
你以为的产权,可能不是你以为的
很多人买房时觉得,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,房子就是谁的。这话对,但也不全对。比如,婚前买房,婚后还贷,离婚时怎么分?父母出钱买的房,写子女名字,算谁的?这些情况光看房产证可不够,还得看资金来源、还款记录、家庭协议等等。
有的夫妻买房时感情好,觉得写谁的名字都一样,结果离婚时才发现,当初没留证据,现在扯皮扯不清。还有的父母给孩子买房,想着反正以后都是孩子的,结果孩子结婚后,房子变成夫妻共同财产,万一离婚,还得被分走一半。
产权登记不是万能的
房产证上的名字很重要,但不是唯一依据。法院判产权时,还会看实际出资情况、贷款记录、居住情况等。比如,A出钱买房,但写B的名字,如果A能证明钱是自己出的,B只是挂名,那房子可能还是A的。反过来,如果A出钱但没证据,B咬定房子是自己的,A可能就亏大了。
所以,买房时最好留个心眼,大额转账记录、借款协议、聊天记录都存好,别等到打官司时才后悔没证据。
共有产权,麻烦更多
有些人为了省钱或者方便,跟朋友、亲戚合伙买房,觉得“亲兄弟明算账”就行。但现实是,合伙买房最容易出问题——有人想卖,有人不想卖;有人要住,有人要租;装修谁出钱?物业费谁交?时间一长,矛盾就来了。
共有产权房还有个坑:贷款难。银行不喜欢给多人共有的房子贷款,万一有人征信不好,整个贷款都可能黄。而且,卖房时也得所有人同意,但凡有一个人不配合,交易就卡住了。
提前规划,少走弯路
产权问题最好在买房前就想清楚:
- 婚前买房:如果是一方全款,最好写自己名字;如果是共同还贷,哪怕只写一方名字,婚后还贷部分也是夫妻共同财产。
- 父母出资:如果是赠与,最好写清楚给谁;如果是借款,哪怕亲儿子也得打借条。
- 合伙买房:一定要签协议,约定好份额、使用权、退出机制,别等翻脸了再扯皮。
房子是大事,产权更是核心。别等到打官司才后悔当初没多想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