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档首页> 新闻资讯> 环保备案名录中找不到

环保备案名录中找不到

发布时间:2025-04-28 00:25       

环保备案名录中找不到:一场企业与监管的"躲猫猫"游戏

最近在帮朋友处理企业环保备案的事情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很多企业在环保备案名录里根本查不到。这让我不禁思考,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?

企业为何"隐身"于备案名录?

首先得明白,环保备案不是你想备就能备的。有些企业压根就没去备案,原因五花八门:有的是嫌麻烦,备案流程长、材料多;有的是怕备案后监管更严,检查更频繁;还有的是压根不知道要备案。这就好比开车不考驾照,总觉得自己技术好不会被查。

更吊诡的是,有些企业明明做了环评,却不在备案名录里。这就很魔幻了——环评都过了,备案却"消失"了?后来了解到,有些地方环评和备案是两套系统,数据没打通,导致企业"被消失"。

监管的"猫鼠游戏"

环保部门也很头疼。基层人手有限,要监管的企业却越来越多。有些企业玩"游击战"——检查来了就停产,检查走了又开工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企业连注册地址都是假的,环保部门上门检查时才发现"查无此企"。

我认识的一个环保局朋友说,他们现在用上了卫星遥感、无人机巡查,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企业总有新招数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捉迷藏,只不过现在玩的是真金白银的"商业游戏"。

普通人能做什么?

作为普通老百姓,我们其实也能发挥作用。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环保举报平台,看到可疑的排污行为可以随手拍下来举报。别小看这个,很多违法企业都是被周边居民举报后才现形的。

另外,买东西时也可以多留个心眼。那些价格低得离谱的产品,很可能就是"隐身企业"生产的——他们省下的环保成本,最终可能变成我们呼吸的空气、喝的水里的污染物。

思考:环保不该是场"躲猫猫"

说到底,环保备案名录找不到企业,反映的是整个环保监管体系的漏洞。企业把环保当成本而非责任,监管又跟不上企业"创新"的速度。但长此以往,吃亏的是我们每个人。

真希望有一天,环保不再是一场"躲猫猫"游戏,而是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守护我们生活环境的自觉行动。毕竟蓝天白云、清水绿岸,这些不该是奢侈品,而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利。